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瀚强科技获批科技企业专属产品科技易贷5000万元。图为企业产品测试场景。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尚维高科8分钟内申请到253万元随借随还专属贷款产品。图为企业产品研发场景。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作为金融系统最高规格的会议,每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均对我国下一步重大金融改革方向和政策“定调”。这也是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以来第一次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鲜明提出“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明确“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在部署金融高质量发展任务时,会议针对当前问题,提出“三个着力”,明确了发展路径——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会议还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田。这里拥有众多的企业和产业集群,吸引了全球的投资者。同时,大湾区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样本。今年年初,广东省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讨论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领域。在此背景下,南都湾财社紧跟时事,锚定高质量发展推出系列报道,对话并深度调研高质量发展企业,了解企业界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创新做法。

  积极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南都湾财社联合建行深圳市分行推出“寻找‘双区’动能背后的金融力量”系列,解开深圳高质量发展背后的驱动密码。

  深圳是科技创新的沃土,有全国最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和“双区”驱动的政策优势。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共有科技企业约3.4万余家,其中大多是民营企业,约70%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为专精特新企业。去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3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当科技创新形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经济沃土,便能孕育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浇灌科创生态,需要激荡金融之源。今年10月8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发布《深圳市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大对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提出建立健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产业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当前,金融支持科创企业走向“深水区”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如何敢于自我革新、大胆突破?

  面对这道新课题,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深圳建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监管部门及总行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问题导向,践行新金融理念,创新“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平台”新金融服务模式,搭建科技企业线上化服务平台——E贷平台,针对大型、中型、小微企业痛点、难点,破解科创业务发展难题,有力地打造可覆盖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以金融活水灌溉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那么,“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平台”到底如何服务产业链和科技企业?新金融理念究竟如何助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在,让我们深度解开深圳建行与科创企业“E”路前行创新密码。

  正如头雁效应,在目前深圳约3.5万家科技企业中,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强。据观察,在比亚迪、华为、腾讯等深圳龙头企业带动下,电子信息、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实际上,早在2020年,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出台《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以来,深圳区域产业链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快速掀起平台化、数字化浪潮,顺丰“丰融链通”平台、比亚迪“迪链”平台、中国电子“中电惠融”平台、招商“CMLink”、腾讯供应链服务平台、优合“优顶特”平台、致景科技“全布网”等产业级服务平台陆续投产上线。

  产业互联网转型是企业难点及堵点,也为建立和深化与集团企业的合作关系提供了重要切入点。共建产业级数字化平台,成为服务大型企业的解决方案。相关人士介绍,深圳建行携手产业链核心企业,共建产业级数字化平台,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打通大型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全链条,形成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产业核心数据闭环,将新金融服务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

  有何具体做法?据悉,该行深入研究辖内核心企业及其延伸全国的产业链经营特色,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场景,专门搭建了供应链服务平台,从平台输出、系统直连、业务敏捷开发上线、支付结算特色管理等角度,“一链一策”设计个性化技术方案,实现“一点对全国”,同时为产业链上各单元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深圳建行通过“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平台”的合作模式,将产业链各主体、各环节获得金融服务的痛点、难点及堵点逐个击破,依托金融科技手段大幅提升服务响应效率,实现产业链上单元,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易、融资快、成本低。

  数字是“大型做链”理念的佐证。截至今年9月末,目前建行深圳市分行已携手21家核心企业及其产业链开展合作,服务全国链条企业超5000户,余额规模达超400亿。

  作为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引擎,海量的科技企业在深圳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按照最新发布的《深圳市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金融机构要优化科技信贷体制机制,为“20+8”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专精特新”企业开辟信贷绿色通道,推出专属信贷产品;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供给;构建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审批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信用风险评估能力等。

  深圳建行相关人士介绍,在服务科技型企业客群过程中,深圳建行对现有贷款结构进行了分层分析,梳理了中型科技企业贷款服务痛点:如授信流程无差异化、单户授信金额较小、客户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此,基于“中型提效”的理念,深圳建行推出E贷平台(大中型),对授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相关人士介绍,目前E贷平台(大中型)已完成一期建立和迭代,实现授信“流程线上化”、“业务标准化”以及“审批半智能化”,为优质中型科技企业提供线上化专属通道,为客户经理“减负”,为中型科技企业服务“加速”。同时,深圳建行还在总行的指导下为中型科技企业量身定制了“科技易贷”专属产品,最高金额可达5000万元,通过简化优化申报材料、差别化准入和审批通道、多渠道线上交互等,提高中型科技企业的授信可得性和便利性。此外,针对深圳地区小微科技企业快速成长为中型科技企业的场景,深圳建行在监管部门和总行的支持下,协调优化内部机制和系统,实现从普惠到中型跨条线跨体系的衔接,减少信贷衔接时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多个机制联动,深圳建行持续提升中型科技企业服务质效,整体实现优质中型科技企业最快10天审批放款,有效破解中型科技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以科技手段推动提质增效。

  公开数据显示,深圳中小微企业数量超250万家,全市80%的国高企业、70%的新增授权专利、60%的中国驰名商标来自于小微企业。如何触达并服务好这些科技企业?近年来,以数字化挂帅的圈链思维成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新思路。

  在传统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业内人士指出,小微科创企业的传统服务模式为线下服务,一方面单户的推介效率太低,贷款收益难以覆盖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与互联网银行相比,传统的贷款流程难以高效响应客户贷款需求。

  针对此痛点,深圳建行一方面利用区域特点,依托政府、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创投机构等优质平台,以其为核心,通过实现双方系统对接,批量对接国高等长尾客群,实现高效获客;另一方面通过搭建科创企业专属融资服务平台,实现小微科创企业贷款全流程线分钟响应客户贷款需求,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贷后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圈链思维究竟有何打法?相关人士介绍,结合深圳市政府“20+8”、工业上楼战略,该行从园区金融需求、园区数字化经营管理需求入手,通过园区管理系统搭建或系统对接、E贷平台出海、智慧园区金融服务小程序上线等措施,加强与园区及园区内企业合作,打造全新园区生态服务模式。分行全面上线新版智慧园区金融服务平台,功能点与园区经营的业务流、资金流、数据流相互融合,实现入园企业的合同查看、账单查询、费用缴纳、线上开户、线上贷款等功能。截至目前,建行智慧园区金融服务小程序已接入500多个产业园区,支持20家产业园打造园区管理系统,更好对接科创的长尾客群。

  8分钟放款,又是如何做到的?相关人士解释,深圳建行聚焦专精特新、国高等优质的科技企业,利用依托总行技术流评价体系创新的分行科技企业评价体系、小微企业数字信用评价模型,对科技企业进行精准评价。客户在贷款申请过程中,线上输入相关信息即可快速获得贷款审批发放,与深圳建行前期创新的科技企业专属贷款产品相比,授信效率再次大幅提升,从30天缩短至最快8分钟。客户可以享受效率快、额度高、价格低、纯信用的信贷产品,全流程线上操作,体验绝佳。

  日前,深圳某小微科技企业创始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开了建行客户经理发来的链接,几分钟内,就获批了一笔额度不小的贷款,有如“及时雨”。这位创始人还欣喜发现贷款线上额度比线下审批的还要高,还能随借随还,非常适合企业的日常研发及备货等经营周转需求。

  E贷平台对于这样海量的科技企业和创业家来说,开辟了融资新蓝海。数字显示,E贷平台上线短短半年以来,累计注册国高企业便已经超过一万户,超过半数的国高企业申请并获得了授信额度。

  总部位于深圳的优合集团是一家集国际贸易、冻肉采购、冻品进口清关、冷链仓储物流、大数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供应链管理服务于一体数据全程溯源的科技驱动的综合型服务平台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打通进口冷冻食品供应链全部环节的集团化公司。

  但是,同时由于冷冻商品的特殊性,货品一直在运输流转、监管成本高、处置变现难,在以往的授信模式下,银行缺乏对供应链下游企业资信的抓手,因此传统冻品质押也成为整个冻品产业链条融资的痛点难题。

  优合集团首席财务官坦言:“进口冻品农产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面临着产业链条长、单一环节盈利能力弱、资金需求量大这些难点,链条下游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很难直接向银行申请融资。”

  “这种合作模式下,优合可以提供全流程的资金流以及物流的动态监控,保障资金用途的准确性、透明性、可追溯性,而建行可以依托优合遍布全国的货物分销渠道来保障货款的回笼,来降低处置的风险,从而解决传统冻品产业链的冻品质押难题,赋能整个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的闭环,这样就能使得整个流通环节收窄,使消费者在更快速的情况下吃到品质更好、价格更低的肉产品和农产品。”优合集团首席财务官表示。

  据观察,通过“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平台”模式,深圳建行帮助优合有效降低全链条经营成本,高效率服务产业链企业,最终实现金融服务的精准接入、全链条滴灌,将优质低价的“圳品”送达全国各地千家万户的餐桌。毫无疑问,这场企业、银行、消费者“三赢”旅程,成为深圳建行在新金融实践中的生动样本。

  《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

  早在2022年,深圳建行启动科技金融专项行动(一),加大对深圳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实现深圳优质国高企业“服务全覆盖、授信半覆盖”行动目标。

  2023年,深圳建行启动科技金融专项行动(二),持续发力。聚焦提升科技企业数字化服务能力,探索研发针对优质小微科创企业批量化自主服务的E贷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价格低、额度高、流程快的线月末,深圳建行E贷平台注册超1万户,测额成功客户超5800户,累计为小微科创企业授信95亿元,新增贷款投放55亿元,贷款余额42亿元,圆满完成了科技金融行动(二)E贷平台的各项指标。

  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升专业性,科技或是最好的“催化剂”。正如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所说,“数字时代可以带来资源的公平,那么科技就可以让金融服务全面普及成为‘大众金融’。所以银行不是消失,而是变成了不同的场景”。

  这番阐释,是对新金融的清晰注解,也是建行的最好实践。据业内人士观察,新金融具有科技、普惠、共享的特性。在这个模式下,将更好破解融资难题,连接产业生态,打破传统边界,实现利国利民的普惠价值。

  当下,大道如砥,行者无疆。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圳建行将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总行相关工作要求,持续推进新金融实践,进一步深化落实科技金融行动,充分运用“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平台”组合拳,将科技企业“大型做链、中型提效、小型秒贷”的理念落到实处,打造科技服务专业品牌,打开发展新局面,争创业务新优势,坚定数字化金融的实践,与大湾区更多科技创新企业心手相连、“E”路前行,“E”往无前。

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