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本报讯 马强、特约通讯员杨涛报道:“多亏了军分区机关全力协调,我妻子才能顺利调动工作。”近日,接到妻子打来的报喜电话,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人武部文职人员张维栋喜上眉梢。

  张维栋是家中独子,父母年迈多病,长期卧病在床,两个孩子年幼,家庭重担压在他和妻子身上。妻子工作单位离家远,每日疲于奔波,有些力不从心。

  该军分区党委了解到张维栋的现实困难后,迅速列入解难台账,多方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帮助张维栋妻子调动到离家较近的单位。

  “以往由于解难渠道不畅,基层反映问题的积极性并不高。”该军分区领导介绍,原因主要在于有的机关干部对基层上报的问题敷衍推诿;有的机关科室满足于一时处理问题,督办不到位,解决不彻底。

  为此,今年1月初,该军分区成立解难帮困领导小组,形成“问题收集—受理承办—跟踪督导—效果反馈”工作闭环,开设服务专线和意见信箱,实时收集基层单位反映的难题。解难帮困领导小组定期梳理“难题清单”,报送军分区领导审阅后,区分业务领域分发至相应机关科室。各对口科室就解难事项与基层单位建立解难台账,安排专人解决并跟踪问效,同时公示问题解决进度。

  平川区人武部参谋赵岁学,因工作需要经常到军分区机关出公差。以前,他常常因工作错过饭点,吃不上热乎饭。没想到,他反映这一问题后,过几天再次到机关食堂就餐时发现,食堂一隅多了一排保温桶,专门为出公差人员提供热食。

  据悉,自解难帮困领导小组成立以来,该军分区机关已为基层解决难题47个。党委真心解难,基层聚力备战。训练场上,官兵和文职人员、民兵训练热情高涨,比学赶超氛围浓厚。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