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
近日,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以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
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健全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鲜明树立了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
从基层中走来,习近平总书记最了解基层减负的重要性。在正定工作时,他下定决心搬“文山”、填“会海”;在福州工作时,他推动的全国首个一条龙服务的“一栋楼办公”,大大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效率;在浙江工作时,他提出上级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帮助,赋予相应权力,促进工作向基层倾斜,并拿出一部分力量分担基层的工作……
“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研究针对性举措,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督促全党担当尽责、干事创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考察,从乡村到社区,反复强调,明确方向。
从《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提出一条条硬举措,到启动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进一步抓落实;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通报曝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在习近平总书记部署下,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催生了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党群干群关系等多方面的可喜变化。
此次出台的《若干规定》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主线,从切实精简文件、严格精简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7个方面,作出21条具体规定,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前进方向、制度遵循。
以为基层减负为落脚点,回应基层干部群众的关切与期盼,聚焦“小切口”设定“硬约束”,注重细化实化措施要求,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压缩工作模糊空间地带,建立清晰明确的制度规范……《若干规定》在梳理总结近年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上升为制度规范,并着眼于破解难点堵点问题提出新的硬举措。
健全制度,更要狠抓落实。我们必须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新时代新征程上,唯有力戒形式主义,真正切实做到为基层松绑减负,为实干者撑腰鼓劲,才能形成求真务实的新风正气。常抓不懈、持续深化,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广大基层干部才能放开手脚、轻装前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