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京津冀共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车产业链。围绕“共造一辆车”,三地工信部门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组建联盟,帮助供应链上的企业,

  保光,主要生产汽车降噪装置。今天,企业新研发出的第四代水性阻尼胶,全面投产了,新产品可以将车的降噪率提升50%。

  于海峰说,随着周边整车企业的增加,他们也希望能靠着新产品,找到更多新客户。但厂商都有自己固定的供应链,需要先对接上总部,才有可能进入供货商名单,他们自己也试着联系过,没能成功。在京津冀共建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中,11月份,三地专门成立了汽车供应链产业联盟,工信部门搭台,由中汽中心作为理事长单位,将300多家整车、零部件企业纳入进来,进一步提高产业链的韧性。

  联盟刚成立,就组织了一场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对接会,理想、远程新能源等八家整车厂都来了。保光零部件也在会上,和理想成功接洽上了,本周,开始进一步的沟通,也让保光的新产品,有了量产的底气。同时,联盟还邀请专业机构、高校等一起,帮助企业提高创新水平。

  在北京海纳川海拉车灯的实验室里,几十款新产品正在同步攻关。研发中心主任白娜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研发的前照灯新产品,就结合实际的路况需求,能让高速、乡村、城镇这三种光束模式,实现自动切换。通过联盟,他们对接上了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共同攻关,同时,由中汽中心帮着一起做测试,提升标准,保证新品质量。

  接下来,三地还将依托汽车供应链产业联盟,每月举行一次联席会,摸清需求,加大对接服务,在共造一辆车中,提升汽车产业的整体水平。(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