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用真金白银的补贴为老年人撑起“幸福伞”
“以前每个月2900元的养老费用要我们几个子女凑,现在有了800元补贴,压力小多了!”9月4日,在滁州市老年公寓,市民李女士拿着母亲8月份的费用清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年7月底,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明确在滁州市等地先行开展项目试点。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也是消费券模式首次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政策实施第一个月,滁州市累计领取养老服务消费券3832张,核销3683张,累计补贴金额200.8万元。这项惠民政策精准触达失能老人家庭,用真金白银的补贴为老年人撑起“幸福伞”,为子女卸下“重担”。
滁州市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优秀等次城市,近年来在养老服务领域持续发力。截至2024年底,滁州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91.86万,老龄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约1.3万人。如何让这部分特殊群体享有更有质感的养老服务?今年8月,滁州市作为“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城市,正式拉开补贴发放序幕,用政策温度化解失能家庭的急难愁盼。
在滁州市老年公寓,市民张先生同样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实惠。“母亲91岁了,失智,头脑时清醒时糊涂,一刻也离不开人,在家实在照顾不过来,只能送到这里来了。”张先生说,8月份他通过手机,在“民政通”APP申领了800元的养老服务电子消费券,母亲的全护理费用压力明显减轻,“政府的这项政策,让我们做子女的心里暖暖的,也让母亲在公寓住得更安心。”据该公寓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寓入住老人272名,其中171人符合中度以上失能老人条件,已有153人通过“民政通”成功申领补贴,补贴兑现率超89%。
在琅琊区丰华康养中心,86岁的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王奶奶的女儿高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母亲每月入住费用5000元,之前退休金全用上还不够,现在有了800元补贴,退休金刚好能覆盖费用。”这座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拥有300张床位的康养中心,目前入住的131名老人中,96人符合补贴申请条件,不少家庭像高女士家一样,从政策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自试点启动以来,滁州市成立工作专班,民政、财政、卫健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制定宣传方案、政策明白纸和操作流程图,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让更多家庭知晓政策;迅速摸清服务机构和需求人群底数,目前“民政通”已上线家,保障服务供给;组织开展培训15次,覆盖450人次,确保经办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出台实施方案及多项配套制度,明确机构准入条件,规范服务协议,搭建起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滁州市在政策执行中充分考虑老年人实际需求。针对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配偶、子女、社区工作人员或养老机构人员代为申请;县级民政部门还为不便线上申请的老人提供线下协助服务。补贴发放通过“民政通”以电子消费券形式按月进行,分为老年人能力评估券、长期入住机构消费券、短期入住机构消费券、日间托养消费券和居家养老服务消费券五种,其中长期入住、短期入住、日间托养类消费券面额均为800元,居家养老服务消费券面额500元,抵扣比例均为40%,满足不同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政策知晓率和参与度,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服务形式,进一步撬动居家养老服务市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让更多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享受到政策福利,让“老有所养”更有温度、更有质感。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