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还是的连襟可惜英年被害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成立,总指挥是徐向前,政委是陈昌浩,都是大名鼎鼎,那么政治部主任是谁呢?恐怕就不是很多人知道了,名叫刘士奇。
刘士奇是湖南省岳阳县人,父亲是一位郎中,他的期许是儿子能接他的班,所谓“不成良相,便成良医”,因此,刘士奇从小就被父亲要求看医书。
后来,刘士奇被送入私塾,私塾先生也对他偏爱有加,他的原名叫刘齐财,私塾先生觉得不妥,就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刘士奇,取“学士奇才”之意。
再后来,刘士奇进入新式学校,对于刘士奇而言,就是一场人生的蜕变,他在这里不仅接触到了新思想,而且还认识了一批进步人士,比如夏明翰、郭亮等人,就这样,刘士奇也走上了革命道路。
1915年6月,日本轮船“武陵丸”号满载着日本的货物抵达长沙,准备卸货。刘士奇知道此事后,立即带领一批学生赶到码头,进行反日宣传。
码头上的日本水兵对他们进行殴打,百姓们义愤填膺,在码头聚集了上千人,对日本水兵形成对峙。突然,停泊在湘江的一艘日舰上的水兵,向码头上的百姓们开枪射击,当场打死2人,重伤9人。
刘士奇非常痛心,主动做起了为民请愿的代表,在省长赵恒惕的办公室里,刘士奇大声说:“赵省长,日本人屠杀我同胞,丧尽天良,今天来,就是希望您能代表我们,讨回公道,让日本人血债血偿!”
刘士奇听出了弦外之音,讥笑地说道:“你到底是中国人的省长,还是日本人的省长?真是可笑至极!”
南昌起义后,反动派以重兵压境,起义部队撤出南昌之后,刘士奇等人继续坚守。秋收起义后,主席率领部队进入江西莲花县境内后,委派宋任穷穿越重重封锁,终于找到了刘士奇等人。
面对何去何从的选择时,刘士奇给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井冈山不错,群众基础好,很适合建立根据地。
1931年7月,刘士奇被派到鄂豫皖根据地,担任红4军政治部主任,军长就是徐向前。当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总指挥是徐向前,政委是陈昌浩,政治部主任就是刘士奇。
面对敌军的围剿,刘士奇指挥部队边打边走,足迹遍布太湖、英山、桐城等10多个县,3000多公里的路程,歼灭敌军4000多人,最终让部队转危为安。跟他一起战斗过的徐向前,在建国后回忆道:“刘士奇同志工作积极,平易近人,干群关系好,是一位好同志。”
红四方面军刚成立时,下辖两个军4个师,军长是徐向前和旷继勋,师长分别为陈赓、王树声、倪志亮、刘英,所以,刘士奇如果能参加授衔,就算不是大将,至少上将是跑不了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