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前不久,海军某部潜水训练场内,一场水下目标搜索与处置训练紧张进行。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名潜水员迅速入水。监控室大屏幕上,各项训练数据实时显示,教练员根据数据变化动态调整训练方案。

  “水下与陆地不同,情况复杂,对潜水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部领导介绍,为打牢潜水员能力基础、提升部队实战水平,他们采取分层施训、动态评估等方法,着力构建训考一体、战训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

  该部基于官兵实际情况,区分基础强化、专业精训、战术融合3个层级组训施训。新潜水员需通过长距离游泳、结伴潜水、水下着卸装等基础科目考核,方可进入专业训练阶段;对具备5年以上潜水经验的骨干,增设水下焊接、爆炸物拆除、大深度潜水等高难度科目训练考核;技术尖子可参加军地联合培训,实现能力进一步升级。

  笔者翻阅该部近期潜水日志发现,训练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水下警戒、探摸清障、抢险救援等科目,且不同训练阶段、不同技能水平的潜水员训练内容各有侧重。据介绍,他们为每名潜水员建立个人军事训练档案,其中包括训练成绩、技能提升情况、身体状态等信息,并根据定期评估结果动态调整训练计划。

  “刘明杰负责开辟安全通道,李忠义操作声呐定位仪,郭学林保持与指挥所通联……”潜水训练场内,该部教练员陈翔依据队员能力专长分配任务:体能尖子主攻复杂环境突防,器械能手负责装备操作……通过差异化任务编组,每名潜水员的特长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班组协同效率明显提升。

  “精准练兵能充分挖掘官兵潜能,进一步提高部队训练效率,加速部队战斗力生成。”该部领导表示,他们将继续优化组训施训模式,探索创新训练方法手段。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