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吉林、山东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產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果断转移安置受威胁群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產安全。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在总结典型案例与地方实践基础上,综合媒体专业报道、专家意见建议等权威观点,系统性梳理防灾救灾工作清单和应急物资配置清单,作為速查手册供各地干部在落实汛前防范、汛中响应、灾后恢復等工作中参考使用。

  ●明确极端情况下“断网断电断通信”情景应对预案,储备卫星电话、无线电台等基本联络设备,具备条件的地区可探索使用无人机辅助开展喊话通知等工作。

  ●特别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滞后效应,尤其是山区、丘陵地带及地质构造復杂区域﹔加强山洪防御工作,严格执行避险人员转移条例。

  ●开展水库、堤防、河道疏浚排查,小水库要有“雨前预泄、雨中调控”工作机制,明确三类人员责任。

  ●城区排水系统定期清淤维护,主汛期啟用“分片包干”责任网格,重点巡查窨井盖、立交涵洞、商业区地下空间等。

  ●汛期对河流漂流、水库游泳、峡谷旅游等高风险涉水景区“一律暂停、一律封闭”,设立劝返点和临时观察点。

  ●整治城市排涝通道瓶颈段,优化河道行洪能力﹔建设或扩建城市蓄滞洪区,增加雨水调蓄空间﹔加强对城市低洼地带和易积水区域的改造,通过增设排水泵站、扩大排水管道管径等措施提升排水效率。

  ●构建以行政村為单元的三级预警传达机制,依托应急广播、手机短信和逐户上门通知等方式,确保偏远地区群眾也能及时接收到风险信息。

  ●促进政府、社会组织、民间救援组织等各参与主体应急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共享,提升应急救援效率。

  ●全面排查高边坡、高填方、老旧桥梁、涵洞、在建工程、桥梁、隧道、堤坝,建立隐患点登记与巡查制度,实行逐日检查、定人签名、专账记录,切实落实属地责任。

  ●在受灾区域持续排查并整改隐患,秉持“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原则,重点排查危房、漏电、燃气泄漏等安全隐患。

  ●在村组层面推广多渠道预警方式,结合敲锣通报、广播循环播放和人员入户巡查,确保预警信息传递覆盖每一户居民、每一位群眾。

  ●明确每户应掌握紧急联系人、转移路线和避险安置点等基本信息,并以纸质材料形式分发张贴,确保关键节点信息人人知晓。

  ●安置点设置临时医疗服务站,配备急救药物、防暑降温用品及应对皮肤病、腹泻等常见灾后疾病药品,以老、幼、孕、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為重点做好就医用药保障工作。

  ●卫生系统啟动“灾后三日集中消杀机制”,安排队伍对安置点、食堂、垃圾堆放点开展蚊虫消杀与水源净化。

  ●村民小组、物业、社区网格员等建立弱势群体“逐人负责”机制,对接转移、送餐、服药、陪护任务。

  ●民政、团委、慈善、企业、红十字等机构组建“应急志愿响应队”,统一标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确保群眾可通过村委登记、政务服务热线、政务新媒体平台或现场求助等多种方式提交救助申请,畅通求助渠道。鼓励各地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升对多平台求助线索的接收、比对与响应效率,推动实现“有诉即应、应助尽助”。

  ●针对部分互联网平台上线抗击暴雨专题,啟动救灾捐赠功能,需做好监管工作,保障捐赠款项与物资用於应急救援与灾后重建。

  牙刷、毛巾、洗衣液、便携洗浴用品、垃圾袋等生活物资。具备条件的转移安置点应配置应急厕所,其他点位应提前协调附近公厕、设置简易遮蔽排泄区并安排定时清运。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