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中科馆体验“非遗制香”
本报讯(记者雷嘉)量取香粉,加水和成香泥,再用模具压制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和图案,阴干后穿上挂绳或流苏,就制成了一份独一无二的中国香。近日,十几组亲子家庭在中国科技馆亲身体验了传统制香的非遗科技魅力。这个中秋、国庆双节长假期间,中国科技馆以“双节畅游中科馆,科学探索不停歇”为主题,推出多项线上线下主题活动,为大小观众提供一场趣味的科普盛宴。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中秋节当天,中国科技馆举办了“兔爷伴中秋华夏科技学堂教育活动”,小观众了解了中秋节的渊源和相关民俗,并亲手绘制兔爷。今后几天,“药香传国庆非遗+科技”教育活动邀请亲子观众体验传统制香,学习制香技艺中蕴含的科技;“传岐黄术晓医药理传统中医药文化体验”也将带大家了解古代名医和中医疗法,并动手制作“经络锤”,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香粉加10克水和成香泥,注意少量多次加水,慢慢揉。”北青报记者在中科馆看到,十几组亲子家庭正在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学习和体验制香的“非遗”手艺。一位刚做好一枚“鲤鱼戏荷”图案香丸的小朋友告诉北青报记者:“我觉得制香最浪漫的过程是醒香,揉好的香泥醒香5分钟后就好像香味醒过来了”。
据介绍,中国科技馆巨幕影院在中秋节当天举办了科学影迷亲子沙龙活动和“谈古论今话月球”球幕特色天文课活动,由科技教师带领同学们了解月相变化,探索天狗吃月亮的成因,解密红月亮、粉月亮、超级月亮的由来等内容。而双节期间,这里共有《突破极限》等十二部优秀特效影片在映。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双节长假期间,多个短期展览也将在中科馆持续开放,包括“一滴油的奇妙旅行”互动科普展、“稻谷飘香,禾下追梦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及“点亮科学”主题展览等,观众可免费参观。主展厅二层公众空间将集中呈现中科馆历年来的优秀科学表演、科普剧、科学实验项目,其间还穿插着小小志愿者的风采展示,并将开展科学体验营和展厅主题教育活动。“科学体验营”通过整合展品辅导、研学参观、科学实验、动手制作等活动,为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开展亲子体验营、学生探索营等活动;“展厅主题教育”将开展展品辅导、科学小推车、开放式体验等多元化教育活动。
此外,中科馆红领巾宣讲团的小宣讲员们将在假期进行科学家精神宣讲,中科馆大讲堂也开展主题讲座讲述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公众可以提前通过中国科技馆官网、“中国科学技术馆服务号”或“中国科学技术馆”微信公众号了解各项活动信息及购票。
“黄河·印象”国庆大型无人机演出秀活动在兰州举行,此次活动由1000架无人机在黄河之滨上演灯光秀,用科技方式描绘兰州黄河母亲雕塑、中山桥、兰州水车等景点文化形象。
国庆期间,古风演艺、华服大秀、曲艺汇演、彩车巡游等一系列活动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持续上演。夜幕之下,盛唐文化与现代时尚在此相映生辉,吸引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我国已建成耕地灌溉面积10.55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55%,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
无论是挥汗如雨的烈日,还是在寒风刺骨的冬日里,抑或是寸步难行的大雨里,“东北四兄弟”都会奔走在钢铁大动脉上,一步步对管内桥隧涵设备“把脉问诊”,为拉林铁路线路稳定保驾护航。
宁夏青铜峡市大坝镇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上滩村大青葡萄采摘节在大坝镇上滩村举行。据了解,依托黄河灌区优良的沙质土壤和黄河水的灌溉等优势,当地农户种植大青葡萄430多亩,葡萄种植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香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