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价比”到“心价比”文旅消费开啟新风向
夜幕下的重庆红岭溪谷,花海与灯影交织成画﹔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一出“爆款”演出正掀起热浪﹔曲阜尼山脚下,游客们戴上XR眼镜,穿越千年与先贤对话……近年来,文旅消费市场持续活跃,人民群眾对於文旅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如今,人们不仅追求“性价比”,更加注重“心价比”,為“情绪价值”买单成為文旅消费的新趋势。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表示,随着我们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眾对於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需求在不断升级。“过去消费的是实物,现在主要消费的是服务,过去看重的是產品的实用价值,现在更看重產品的文化品质,看重它的审美价值、情绪价值。”
2025年伊始,哈尔滨太平机场的第一班航班落地,每位到来的游客都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大礼包——哈尔滨红肠和东北保暖三件套。
中央大街作為游客必去的热门打卡地,更是把“宠客”表现在每个角落。街道早早铺上了防滑地毯,以防游客不慎滑倒﹔崭新的凳子、垃圾桶有序排列,美观又实用﹔人行道地砖也焕然一新,让漫步更显悠然。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隻為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有到家的感觉。
“沿着古代诗人的足跡,去探访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嵊州新昌。春节过完了,我们错峰出行,相信体验会更好。”今年2月,来自上海的张阿姨搭乘G7503次列车,开啟了“乘高铁走诗路”周末休闲之旅。
这是专门為“银发族”设计的旅游列车,採取“车随人走、夜行日游、游景停车”的旅游方式,深受老年人热捧。其中不乏一些单价数万元以上的品质化旅游列车產品,设有包间和淋浴间,还有管家服务,旺季线路有时同样“一座难求”。
情绪价值消费与审美价值消费的崛起,标志着消费升级进入更深层的精神共振阶段。消费者不再满足於商品的基础功能,转而寻求情感抚慰与美学共鸣——购买香薰疗愈夜间焦虑,收藏非遗手作寄托乡愁,打卡艺术市集营造生活仪式感,这些行為本质是通过消费搭建情感疗愈空间。
“我花钱不只是因為我有需要,更主要的是因為我高兴、我热爱。”孙业礼认為,旅游企业要适应人民群眾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推出优质產品、提高服务质量,一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3月10日至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信贷市场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增强养老金融服务能力,加大对养老產业和重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初步统计,2025年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為9.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2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87万亿元,同比多增54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672亿元,同比多减1652亿元﹔委托贷款增加220亿元,同比多增75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93亿元,同比少增101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匯票增加1668亿元,同比少增28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6156亿元,同比多41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39万亿元,同比多1.4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49亿元,同比多13亿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