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12月9日,《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CJME创刊35周年纪念大会暨两刊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作为指导单位,《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CJME编辑部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和JME学院联合承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会荣誉主任钟群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原监事长、两刊前任主编宋天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机械工程学报》主编陈学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英文刊《中国机械工程学报》主编雒建斌,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书记、机械工业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郭锐,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高金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单忠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黄庆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澜,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副秘书长陆大明,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宝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六盘山实验室主任马玉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赫晓东以及来自全国机械工程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有关同志到会祝贺。

  大会开幕式由《机械工程学报》主编陈学东院士主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机械工程学报》副主编陈超志宣读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机械工程学报》荣誉主任路甬祥院士的贺信。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副秘书长陆大明,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书记、机械工业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郭锐,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澜院士分别作大会致辞。

  颁奖仪式由陆大明副理事长和《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张彤共同主持。会上颁发了“特别贡献奖”“两刊突出贡献团队”“两刊优秀审稿专家”“《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优秀论文”“CJME创刊35周年优秀论文”“《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优秀作者”“CJME创刊35周年优秀作者”七个奖项。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宣读了特别贡献奖的颁奖词,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会荣誉主任钟群鹏向奖项获得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原监事长、两刊前任主编宋天虎颁发了证书和奖杯,在钟群鹏院士激动人心的讲话之后,宋天虎主编发表了获奖感言。《机械工程学报》常务副主编王淑芹代表编辑部向宋主编献花,祝福宋主编身体健康!快乐永驻!最后,钟群鹏院士、郭东明院士、两刊主编陈学东院士、雒建斌院士、王淑芹副主编与获奖者一起合影留念。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左晓卫宣读了两刊突出贡献团队名单,高金吉院士、郭东明院士、雒建斌院士为团队代表颁发了证书。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宝东宣读了两刊优秀审稿专家名单,主编陈学东院士为获奖代表颁发了证书。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党委书记刘检华教授宣读了《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王华明院士、孙逢春院士为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丁希仑教授宣读了CJME创刊35周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黄庆学院士、贾振元院士为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志超宣读了《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优秀作者名单,单忠德院士、王耀南院士、马玉山院士、姜澜院士向获奖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天津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学报》副主编王国彪宣读了CJME创刊35周年优秀作者名单,赫晓东院士、陈学东院士向获奖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机械工程学报》副主编陈超志主持了两刊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首先,陆大明副理事长宣读了《机械工程学报》和英文刊《中国机械工程学报》新一届编委会聘任批文,并为两刊新一届编委会主任、主编陈学东院士和主编雒建斌院士颁发聘书。

  《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会陈学东主任为到会的编委会副主任(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国彪、陈超志、林京、姚建华、贾振元、徐西鹏、黄田、黄庆学、韩旭颁发聘书。

  英文刊《中国机械工程学报》雒建斌主编为副主编(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开云、刘辛军、严如强、李长河、李亮、赵国群、贺健康、钱林茂、高峰颁发聘书。

  陈学东主任、雒建斌主编为到会的院士编委高金吉院士,郭东明院士,王华明院士,孙逢春院士,王耀南院士,马玉山院士,姜澜院士,陈学东院士,赫晓东院士颁发聘书。

  聘书颁发仪式结束后,《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CJME创刊35周年纪念大会暨两刊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承办方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发表了讲话。

  《机械工程学报》第十二届编委会和英文刊《中国机械工程学报》第四届编委会分别召开了工作会议,编委专家纷纷踊跃发言、献计献策。(战钊)

  从头顶的星辰到脚下的大地,从广袤的宇宙到幽微的粒子,2023年,中国不断取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顺利起飞、平稳落地、跨过水门……5月28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冬季来临,随着病毒性感冒、流感以及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近期因胸痛到医院就诊的儿童青少年明显增多。胸痛是咳嗽造成的吗?还是另有原因?什么情况下应尽快带孩子就诊?

  近年来,西农在苹果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种源创新、肥水高效利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黄土高原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黄土高原尤其是革命老区实现了果香、民富、产业强。

  近日,为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2013年,《自然》报道了一条4.25亿年前的古老鱼类——初始全颌鱼。它具有典型盾皮鱼类膜质骨甲以及硬骨鱼式的颌骨,是堪与始祖鸟等相提并论的、介于盾皮鱼类与硬骨鱼类之间的重要过渡化石。

  作为华为强势回归中端手机市场的代表作,华为nova 12系列延续了nova一贯的时尚先锋基因,同时,在ID外观、影像系统、操作系统、综合体验等方面均有突破升级。

  12月25日9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1-1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5

  自2018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以下简称JF-22超高速风洞)的支持下,姜宗林带领激波风洞团队依据我国独创的“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轰驱动”方法,把国际上普遍认为“不能用”的正向爆轰变为“可用”和“好用”的驱动能源,成功研制出JF-22超高速风洞。

  人工智能(AI)复现一项诺贝尔化学奖成就,需要多久?答案:4分钟。这甚至比阅读完这篇文章的时间都短。而且AI无需反复实验,一次就成功。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通过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新近纪沉积物和化石群,我国科研人员建立和完善了青藏高原地区新近纪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并查明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新近纪的古气候环境演化特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

  千川江海阔,风好正扬帆。2015年,伴随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沭阳花木电商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那一年,我也搭上了互联网这一趟“高速列车”,开始在网上销售盆景和苗木,销量和收入都有了很大的增长。

  路通了,出路也越来越宽。你瞧,养牛规模不断扩大,过去一家三五头,现在户均一二十头,而一头牛除去饲料纯收入有三四千元。我们的肉牛很畅销,最远卖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受极地居民北极熊的“大厚毛衣”启发,浙江大学教授柏浩和副教授高微微悟出了一种新策略。气凝胶涂层容易脱落,材料气凝胶含量有限,耐磨、抗拉伸等力学性能不佳等问题,限制了下一代保暖衣物性能提升的空间。

  记者2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大型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搭载我国自研“海经”拖缆地震勘探系统,完成了珠江口盆地2600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

  题:我国将多措并举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下一步将着力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

  在国家电投山东海阳核电项目现场,4台汽水换热器正在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每小时可供出零碳热量1651吉焦。走进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南露天煤矿装车站,卸料溜槽繁忙运作,管道内的原煤经过抑尘站封装后运出,去往东北。

  据预报,21日至24日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及以南大部地区日最低气温或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部分地区偏低7℃以上。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

  12月21日,商务部会同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经营主体应对照目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办法》等规定,履行有关出口许可、合同登记等手续。

  近日,我国开通全球首条1.2T(传输速率每秒1200G比特)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它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协作研制。

  南开大学教授陈永胜、刘永胜、马儒军科研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柔性且可持续的个人体温调节衣物系统。这种新型太阳能热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有机太阳能电池和电卡热管理器件的柔性特征,将其集成应用于衣物,既智能又不影响穿着体验。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