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卖101万册的杂志电子刊里到底有什么?
在金融概念里九月份和十月份进入秋收时令,是农业收获的季节,按照人的收支消费心理,在消费、投资等费用支出方面由心情带动家庭支出会明显增加。
对于时尚杂志而言,一年里最重要的也是九月与十月,特别是九月刊,不仅是发行方重视,对于艺人而言可以登上五大刊的金九对于他们自身而言也是流量和商业价值的证明。
9月6日,在暑期档走红的人气偶像肖战红秀电子刊销量破100万,在开售之初因为挤爆红秀小程序服务器上了热搜。
ELLE、时尚芭莎、嘉人、cosmo 在列五大刊的头部杂志都开始电子刊生意,其中时尚芭莎电子刊王一博、肖战双人封面刊已经达到98.1万订阅,而在去年《镇魂》爆火时时尚芭莎电子刊创刊版,朱一龙、白宇双人刊订阅也达到65.7万。
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否意味着杂志电子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在流量时代杂志电子刊有了怎样的变化呢?
首先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目前时尚杂志每月推出的电子刊和正刊内容是不同的,不同于先前的在App和网页上阅读的杂志正刊,每个月都是分开发行,他们的含金量也不同。
另外,目前的杂志电子刊都主要通过品牌的微信小程序进行发售,用户通过购买电子阅读码后才可以进入阅读页面。根据艾瑞网观察,现在的电子刊杂志因为依托微信小程序承载,页数比较少通常会控制在20页以内。
根据某平台发布的《微信小程序市场研究报告》超级App们根据自己的流量特点和内容优势布局小程序,微信侧重于去中心话流量分发,鼓励用户主动探索,裂变效应,私域流量潜力丰富。
因为目前的电子刊针对的人群是追星群体,为了更好地分裂和传播,各家都想到了不一样的利用粉丝流量大军。
嘉人推出的《硬糖少年 陈立农》电子刊中就设置了隐藏板块抽奖,需要粉丝们分享海报进行扫码,每满50个才能有一次抽奖机会。
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逝的2019年,粉丝简直是裂变的最好工具,她们的粉丝群和朋友圈都成为了杂志们的私域流量。
还是上面说到的电子刊,上线当天,因为嘉人小程序瘫痪导致销量前两个小时只有8万本,在嘉人播报销量的微博下面,粉丝不满的评论挤进前排,他们认为销量的黄金时刻就是在前几个小时,这也是为爱豆的时尚成绩单,粉丝这么努力都是为了好看销量能给爱豆带来更好地资源,饭圈中爱豆的杂志首发当天的销量要被拉出来比较。
目前排名最高的肖战红秀电子刊销售额竟然达到了694.4万元,据艾瑞网观察,现在的电子刊内容都固定在一个艺人或者一个偶像团体上面,因此目前的电子刊市场也被称为“封面市场”。
观察上面的榜单可以发现,电子刊杂志的选人套路就是跟随热度变化的,今年暑假爆红的“7月男友”李现、八月的肖战、王一博都在列,电子刊割韭菜之心可见。
电子杂志看似不需刊号还可以省下纸张及印刷成本,但在2018年以前实际上其投资成本还是非常高的,其中核心问题就是缺乏内容供应商,当时供应商还需要还为印刷媒体制作网络电子版,而很大一部分是免费制作的,再加上通常要为许多的印刷媒体制作,电子刊的成本陡增。
但是收益来源只有固定订户的订阅费以及网络广告收入。当初纸媒的销量岌岌可危,电子刊的订阅量更难增长,主要依靠的就是网络广告。但网络广告客户需要以网站用户的消费能力与文化水平程度为主要参考依据的。
根据市场咨询2007年10月发布的一份数据,中国互联网用户中:25-40岁的用户占到了整体用户的45%;大学专科及以上用户比例的用户占整体用户的69%;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用户占整体用户的33%。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用粉丝经济以及当红艺人,电子刊杂志的确能吸引一些时尚品牌进行植入,比如艺人拍摄使用的服装、道具等等,而且订阅数量也大幅度提升了。
只不过,内容的单一还是给时尚杂志们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阻碍,毕竟五大刊杂志正刊承载的时尚讯息、潮流资讯才是大众之前对他们认可的依据,会经常购买时尚杂志的消费群体恐怕对目前的电子刊形式并不买账。
真正的数字化转型,杂志发行方还要在内容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保持住自己品牌的调性和专业性,不然如此下去粉丝也有不认可杂志含金量的一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