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为优化资源配置,缓解日益突显的“人案矛盾”,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创新求变,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向科技管理要质效,秉承“社会化+集约化+规范化+无纸化”的理念,通过成立审判辅助E中心,打造“全集约、全覆盖、全流程、全线上、全智慧”审判执行辅助事务集约化工作模式。

  2023年至今年6月份,审判辅助E中心累计接收35万余件送达任务,送达成功率达97%,电子送达成功率为71%;完成案件信息录入及生成电子卷宗6万多件。

  西乡塘区法院立足审判实际,综合考量办案质量、效率、成本与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与中国邮政南宁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商成立审判辅助E中心。法院梳理审判流程节点中适合集约化管理的高频辅助性事务,交给审判辅助E中心运作和管理,将办案人员从琐碎的辅助事务中解放出来,专心于听证、庭审、裁判等核心事务。

  “我们负责提供技术平台、人员、设备、耗材等,充分利用本系统覆盖全国城乡的自有投递网络,构建‘线上+线下’送达一张网”南宁邮政集约化项目负责人甘琦说。

  法院依托智能化综合送达平台,在合法、准确、高效的原则下,全面推行“以电子送达为主,其他送达方式为辅”的分层递进式送达模式,实现了司法文书送达专业化、网络化、流程化、电子化,加快了文书送达速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为法院节约司法资源,有效解决送达难题。

  “法官从一切辅助性事物中解脱出来,专心办理案件,其他的事物依托社会化服务,两者达到高度契合,相得益彰,提高了法官的办案效率。”西乡塘区法院审管办主任李凯说。

  在集约化送达模式下,西乡塘区法院送达平均时间明显缩短,简易程序案件(含小额诉讼)为5.8天、普通程序案件(含公告送达)为33.5天。

  西乡塘区法院审判辅助E中心通过组织架构重塑和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全集约、全覆盖、全流程、全线上、全智慧”工作机制。

  在实践过程中,西乡塘区法院将案件的信息录入、扫描、数据加工、材料收转、开庭排期、送达、案卷归档等事务都交给审判辅助E中心统一负责。该E中心下设三个中心:数据加工中心,负责将案件信息录入办案系统、扫描案件材料、生成电子卷宗、收转诉讼材料等工作,全部案件均可实现无纸化阅卷及办理;集约送达中心,负责制作程序性文书、向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生成送达报告等工作;案卷整理中心,负责案卷中间柜管理、案卷查询、案卷整理归档等工作。整个诉讼程序实现中间环节无缺失,电子化贯穿从立案开始到案卷归档的完整流程。

  此外,对外设有导诉台、材料收转窗口、现场送达窗口、案卷查询窗口,形成对内服务法官团队、对外服务人民群众的集约化模式。

  为了与各个业庭实现无缝衔接,西乡塘区法院审判辅助E中心对接的所有事务均为线上办理,材料收转、开庭排期、送达等事项均自动通过办案系统向办案人员发出提示信息,办案人员打开办案系统即可查看案件各个流程的进展情况,便于制订工作计划、进行审限管理,实现全部办案环节处处留痕、节点清晰,有效避免环节遗漏、延误审限、责任推诿等情形发生。与“集约化”工作之前对比,西乡塘区法院审限内结案率提升了十六个百分点、平均结案时间缩短了二十天。

  “实现全流程电子化覆盖后,我们庭领导通过办案系统即可实现对案件进行跟踪、监督、阅核,提高审判管理工作效率。”西乡塘法院民一庭庭长黄子祥介绍。

  为落实管理责任,明确工作要求,西乡塘区法院统一制定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工作规则,细化工作流程、时效标准、质量标准,以制度促规范,构建审判辅助E中心与各业务庭室的对接机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能、责任。西乡塘法院制订了《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工作规程》《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民事案件诉讼文书送达工作指引(试行)》《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无纸化办案工作流程(试行)》等制度性文件,并且对南宁邮政派驻院部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工作纪律、基础法律知识、诉讼程序要求、操作标准、与当事人沟通的基本话术等。

  “岗前培训结束后,还会针对培训内容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才准予上岗。我们会严格落实法院工作纪律、操作权限、保密规定等各方面要求,不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确保整个集约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南宁邮政驻西乡塘区法院工作团队负责人陈思绮说。

  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为基础,西乡塘区法院依托智能送达平台、智慧审判系统、桂法智能卷宗系统、纸质卷宗智能中间柜等,全面推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新机制。承办法官全方位实现智能化线上办案,实现无纸化阅卷及庭审、语音智能转化文字笔录、文书制作“左看右写”、裁判文书智能生成等智能化功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家少庭作为西乡塘区法院最早尝试“无纸化”办案模式的业务部门,审判工作在质量、效率、效果等方面较之前均有明显提升,目前仅平均结案时间一项指标未能进入最高人民法院设置的合理区间。

  “我们原来办理案件,需要翻阅一个一个案卷,每一个文字都需要自己敲打,现在全部实现电子化,法官、书记员可以通过电子卷宗复制粘贴案件信息、文字,高效制作各种笔录、法律文书;案卷归档不再需要整理、搬运纸质卷宗,在办案系统上操作“一键归档”安全、快捷,剩下的事情由审判辅助E中心完成,整个办案过程让办案人员得以节省不少时间投入到审判核心工作中”家少庭负责人卢晓曦对此深有体会。

  据了解,今年1-6月,西乡塘区法院收案24743件,同比增加27.95%;结案18659件,同比增加2.80%,法官人均结案数270件,同比增加6件,审判质效得到明显提升。

  优良的早稻品种,对于提升种植效益、稳定双季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近日举行现场观摩研讨会,推动新品种新技术与种业公司对接,促进产业发展。届全国早稻新品种新技术观摩研讨会近日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召开。

  在此基础上,团队又开发出一系列基因编辑、代谢调控、网络优化的工具,可以从不同层面来修饰、调控底盘细胞的性能。2023年,基于嗜盐菌的开发利用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对业界的贡献,国际代谢工程学会授予陈国强“国际代谢工程奖”。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数字育种、智慧农机、智慧农场等数字化生产模式遍地开花;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工匠型人才。工匠型人才需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还应具备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理解、使用、交互和创新等数字素养。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我们要牢牢抓住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发现243信号”“243信号跟踪正常”……在航天员“回家”时,这些关键节点信息指令的发出,意味着我们研发的定向仪系列产品精准发现了航天员位置。

  我们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壁画。许多壁画已经存在上千年,经过时间的磨砺,如今它们的模样往往是“千疮百孔”。面对这些脆弱的文物,既要做好保护,又要做好“医治”,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技术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从遥远的太空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从提升农业效率到改进环境监测技术,从优化交通出行到革新医疗技术,航天科技正以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的方式,

  囿于时间与空间,遥感影像通常只能捕捉到部分信息。科研人员需要通过这些信息去反演一个全过程模态,即将遥感数据转变为人们实际需要的地表各种特性参数,但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我们的车铣复合机床经过你们优化后,性能有了很大提升,销量同比增长30%。”日前,在浙江省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总经理赵小刚兴致勃勃地带着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武建伟一边参观,

  7月15日,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在北京成立。在《桥梁工程——从浅海走向深海》报告中,张喜刚透露,针对未来单跨1500米的斜拉桥和3000米左右的悬索桥,相关团队已开始研究适用于水深接近100米的新型复合技术。

  7月10日,记者从中国湖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农学院李林教授团队和中国香港李氏集团Sun Crops农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尼日利亚花生复兴计划”合作协议。

  一种可能在早期地球浅水区繁衍生息的复杂微生物,可能是今天所有生命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为了像Martin一样探索LUCA的生活方式,Moody研究小组追踪了350种细菌和350种古细菌的57个“标记”基因,以构建一棵生命树。

  如果你还徘徊在专业选择的边缘,不知该“选择”或“逃离”哪些专业,不妨来了解一下,新质生产力如何给专业赋能。”对于“选择高校还是选择专业”这个考生填报志愿的老问题,林万龙建议,行业头部高校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更稳妥的选择。

  15日,国产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在香港圆满通过卫星在轨技术验收评审和地面系统最终技术验收评审,这标志着亚太6E通信卫星完成在轨测试,正式投入运营。

  今年4月16日,风云三号G星已在轨工作整整一年了。它先后捕捉到“玛娃”“泰利”等台风系统的三维立体结构,并在2023年以来的一些气象监测中精准监测大气三维精细结构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宝贵的观测数据。

  “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钻头,其实很不简单,它是西南石油大学校史馆的镇馆之宝,见证了我国石油工业装备制造的发展历程。”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说,学校着力推动能源报国网络育人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叫响了能源报国网络育人品牌。

  当前,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广大民众积极投身体育运动。发生意外并不可怕,如果运动场馆配备应有的急救设施,或能转危为安。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效能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各类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越来越常见。

  “我们土木工程专业正面临着重大挑战。砖瓦的出现、钢材的使用、混凝土的兴起引领了土木工程的前三次飞跃,钱七虎院士表示,第四次飞跃则以土木工程建造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的全面交叉融合创新为标志。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