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监测又添“新武器”!乌镇这个超级站正式启用
11月5日下午,浙江省乌镇大气监测超级站启动仪式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举行,启用后将为助力浙江打造全国一流的大气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供实践探索。
我省自去年起启动乌镇大气监测超级站建设工作,着眼于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监测和重大活动环境保障,同时增强在钱塘江北翼至上海一带污染传输通道监测能力,旨在乌镇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对接长三角的高等级研究与业务并重的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作为展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窗口和研究基地。
据了解,乌镇大气监测超级站紧邻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共计建筑面积1057平方米,总投资3600余万元,具有颗粒物化学组分、颗粒物和臭氧传输、温室气体监测及相应的质控设备,监测要素多、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综合利用多参数、高精度、立体化、时间分辨高的监测仪器,实现大气复合污染过程、关键因子、形成机制等研究型监测能力,将是国内目前监测因子最全、技术手段最丰富、仪器配备最先进、集业务监测和科学观测为一体的超级站。
值得一提的是,乌镇大气监测超级站作为体现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综合能力的旗舰平台,将在长三角区域环境空气监测及重大活动保障中起到关键作用,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研究典型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提升对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及关键影响因素的认知,为大气污染物组分、二次污染前体物和形成机理、源和受体的关系、污染来源特征及变化趋势等科学问题研究提供基础平台,向更先进的采样和分析技术过渡提供试验基地,推动优化监测网络运行,提升监测现代化能力。
以乌镇峰会召开为契机,桐乡市狠抓环境保障,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先后三获全省“五水共治”大禹鼎、四获美丽浙江建设优秀市,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无废城市”、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并于今年10月28日,成功捧回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奖牌。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集地面监测、雷达探测、空间遥感和数字模拟等技术为一体的现代生态环境感知网络建设,2022年以来,已新建核心大气超级站、75个省控以上水站和14个饮用水站,升级13个颗粒物组分与臭氧传输监测功能站等。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