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也就是考研科普知识点。平日,大家可以在后台留言提问,胖嘟会把大家的问题总结一下,放在「研知百科」里,每日不多不少3mins,轻松了解上研知识

  从1980到2020,短短40年,中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走上了一条今非昔比的道路,考研所代表的寓意也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1935年到1949年,仅有200多名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第一部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开始招收新一轮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走过文青漫长的十年,见证一代知识青年从踌躇满志到深刻觉醒的过程。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末高考制度恢复之时,开始另一种全新的人生,上大学、考研究生。研究生生活对于这一代人来说,既是充实的三年时光,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

  当各个领域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激荡与变革,每个人都面临着从思想到人生的剧烈转变,那是一段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岁月,十年岁月,他们身陷其中;城市农村,他们轮番体验;理想神话,他们自己创造。他们和国家一起觉醒,承启着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或为学术、或为国家,目标始终崇高,内心始终如一。

  在90年代之前,中国处于典型的生活必需品阶段。但在90年代之后,中国开始进入耐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的时代。在物质积累和多元价值观的推动下,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中国已经摆出了咄咄逼人的文凭社会的架势,学位成为就业和职务考核的主要标准。

  90年代的大学生经历了天之骄子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冰火两重天,很多人的选择的是为了改变命运而考研,事实上这也是一条行得通的道路。在90年代,考研狂潮和学位崇拜的背后是职业与前途。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扩招正式开始,00年代的大学生恰恰是这一计划的直接承受者。

  自2000年以来,考研大军这样的字眼就不断出现在媒体上,而每一年考研报考人数的增长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新闻。考研人数的一步步扩大,让研究生这一群体逐渐走下神坛,考研成为一种拥有更多选择的行为。

  在10年代,学历贬值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专业硕士借势快速发展。有人说这是一个读研已经步入功利化的时代。在每年号称就业新高峰的严峻问题面前,读研成为就业压力的最大转嫁者。读研,没有远大的理想,也没有立志学术的的淡薄,只是为谋得一份可以生存的工作。

  而读研是否可以助力就业,我们却无从得知。所以,我们只能告诉自己,读研只是一个起点,一个相比现在更高的起点,但是高起点的背后并不一定总是高峰,是登攀向上,还是垂直落体,只能取决于我们自己。

  2020年,历经考研史正好40年,都说20考研难度C位出道,341万考研报考人数的历史新高峰,疫情又增添了考研人些许烦恼。20年代,考研这条道路上又会有什么新走向?你有期待吗?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