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近日,银保监会网站披露的《内蒙古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2022年保险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

  2022年,内蒙古银保监局共接收并转送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2054件。其中涉及人身保险公司1509件,占投诉总量的73.47%。

  早在之前《消费者报道》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7月,在3.4万多条保险类投诉的数据中泰康保险投诉量居首,总投诉数高达1万多条,约占所有投诉总量的30%,其中近6000条都是关于泰康保险诱导投保的投诉,占比高达56.9%。

  对泰康保险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利用其它APP注册或扫码盗取信息,进而利用消费者的疏忽进行投保,包括诱导、误导、诱骗消费者购买保险,或者捆绑销售,强制扣款,或者消费者弹窗误操作,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了投保等。

  这说明泰康保险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有效执行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同时,说明泰康保险产品整合能力不足,深度有待加强。

  澎湃新闻又提到:泰康保险集团旗下的泰康之家的入驻门槛过高,年金险保障作用较低。目前泰康养老社区的入住要求,是要求用户的保单总保费大于等于200万元,或缴纳押金和购买乐泰财富卡。

  虽然养老社区的服务令人心动,但是入住的门槛实在太高。用户如果要达到200万元的保费要求,实际上只能购买年金险这类性价比较低、收益较低、保障作用较低的产品,而这类产品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或许显得有点“华而不实”。

  2022年,泰康人寿实现净利润118.33亿元,稳坐非上市人身险公司的头把交椅,但与2021年258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已有大幅缩水。

  梳理看来,2022年,亏损、净利润下滑成为人身险公司的集体痛点,尽管泰康养老2022年以10.75亿元净利润列于59家险企盈利榜的第三位,但全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为-0.96%。

  保险行业养老社区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标杆险企非泰康莫属,但是有数据显示它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其收益的逻辑在于:

  目前看,前两项已经妥妥的成功了,短期内“醉翁之意”并不在于“服务和运营”的盈利,而是销售和升值。

  1、如果不买保险直接进他们这个养老社区,门槛是很高的,门票就好几百万,月消费都1万多。如果你有这些资产,能够得着这个门票,本来生活就爽歪歪了,根本不必去他们那里。

  2、如果你实力不够,只能买他们保险。那个保险其实就是吸储,几年内都拿不出来。而买保险只是解决了门票问题,后续的费用一分不少。这个门票既冻结了你的百万资金流。你要不在乎几百万现金流,你起码还得有另外一倍的现金流,不然抗不了风险。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