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央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记者王晶)7月27日上午,国新办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举行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回答央广网记者提问时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紧紧抓牢排污口排查整治这个“牛鼻子”,力争在2025年底前完成长江全流域整治,完成黄河等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整治。

  央广网记者:我们关注到生态环境部在碧水保卫战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比如最近开展了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接下来如何更好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

  黄润秋介绍,到去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方面表示,以入河排污口整治为抓手,切实解决河流沿岸污水违规溢流直排等突出问题,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

  去年,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推进“查、测、溯、治、管”各项工作,以点带面、以点促面,倒逼岸上城乡各类污染源全面整治。今后几年,黄润秋表示,仍将紧紧抓牢排污口排查整治这个“牛鼻子”,力争在2025年底前完成长江全流域整治,完成黄河等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整治。二是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全面启动沿黄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此外,生态环境部将以长江流域为重点,推进水生态考核试点。

  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已经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明确2022年到2024年在长江流域17个省份开展考核试点,确定考核基数,2025年开展第一次考核。将通过开展水生态考核,引导地方切实履行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责任,着力提升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另外,制定实施规划重点任务措施清单,强化流域统一监管,完善突出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压实地方主体责任。

  生态环境部将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按照已经印发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参考指标(试行)》,推动2700余个水体到2035年基本建成“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河湖。生态环境部还将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巩固提升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对已完成整治的2863条黑臭水体返黑返臭情况加强监管,保障“长制久清”。加大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力度,2025年全部完成整治。

  今后几年,黄润秋表示,仍将紧紧抓牢排污口排查整治这个“牛鼻子”,力争在2025年底前完成长江全流域整治,完成黄河等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整治。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