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修志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传承。地方志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太原市图书馆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地方志等特色文献的收藏,拥有品类齐全、数量丰富的馆藏资源。其中,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志馆藏,其品种与数量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前列。

  时值壬寅新年,太原市图书馆特别推出“‘志’说山西”主题栏目,通过“读志”、“用志”、“传志”的方式,让山西地方志“活起来”,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三晋方志的同时,畅游美丽山西。

  左云县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大同市西北部。北以明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接壤;东邻大同市新荣、南郊区;南与怀仁、山阴县相连;西与右玉县毗邻。

  中国共产党左云县委员会、左云县人民政府驻左云城内。县城东抵大同市区54公里,南至省会太原市323公里,东距首都北京435公里,西北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73公里。县城西南距朔州市府驻地110公里,西至右玉县城(梁家油坊)22公里,南至山阴县城(岱岳)65公里,东南至怀仁县城50公里,东北至新荣区驻地(乱窑子村)60公里,东南至南郊区驻地口泉 45 公里,北至内蒙凉城县驻地 80 公里。本县距最近客运新高山火车站 28公里,大同飞机场 60公里。距边境二连浩特 800 公里,秦皇岛口岸 810 公里。

  《左云县志》采用以类系事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述事办法,重点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史实,以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断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 1990 年底。

  《左云县志》共分二十五卷,包括建置、自然概貌、人口、经济综述、农业、煤炭、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贸、财政金融、经济管理、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政事要略、政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情风俗、方言谣谚、人物。

  战国 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地属雁门郡。其时境置武州塞,在今县治西南20公里之东古城村东0.5公里处筑中塞城。

  秦 属雁门郡。为防备匈奴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修筑长城,在今新高山以东“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

  东汉 属平城西境,善无(今右玉)东境。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讨伐乌桓,平定代地,安集北边散失之民,在今代县东2.5公里置平城县,先属冀州新兴郡,后属并州雁门郡,境内居民大部迁至关内。

  晋 永嘉四年(310)晋并州牧刘琨,上书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并割勾注陉北之地。其地属代国。

  北魏 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自盛乐迁都平城,改号皇帝,改元天兴,并置司州代尹。其地为京都畿内之地。

  北周 建德六年(577)北周灭齐后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县(大同西15公里),地属北朔州。

  唐 贞观十四年(640)于故云内县置定襄县,兼云州治。五代 属后唐,仍为云州云中县西境,隶属河东道。

  辽 开泰八年(1019)析云中置德州,兼宣德县地,五路山、弥陀山以北之地属之。重熙十三年(1044)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为辽之陪都。

  金 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大定八年(1168)省德州,改宣德县为宣宁县(大同西北 40公里长城下,新荣拒墙堡西南),与云中并隶西京路大同府。

  元 至元二年(1265)云中县并入大同。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地属大同、宣宁二县,隶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大同路。

  中华民国 元年(1912)左云县属北路观察使。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后,左云县直属山西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光复后,于9月左云全县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初,左云县隶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1958年12月右玉并人左云县,属晋北专区。1961 年,两县分治,左云县仍属雁北专区。

  县境内新、旧石器文化遗址证明,早在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人口的发展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人口数量与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历史上的左云,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人口发展缓慢。从汉代到民国初,两千多年人口只发展到47000多人,年增长不足 23 人。中华民国成立,推翻封建帝制,随着交通和民族工业、商业、教育的发展,人口增长较快,素质有所提高,职业面有所扩大。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春,38年中年平均增长693.4人。新中国成立,由于社会安定,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医疗保健设施的完善,人口寿命增高,人口呈快速增长的势头。70年代初,开始实行人口计划生育,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渐转变,随着节育措施的普及,人口的发展得到控制,到1990 年,42 年中年平均增长 1278 人。

  本县从明代人口渐多以来,一向以农为主,但因土地贫瘠,气候条件差,向来农业经济不发达;土地又多数集中于地主、富农手中,广大农民备受雇工和地租的剥削,生活贫困。工业(主要是手工业)起步晚,规模小,从业人员有限。县民收入微薄,消费力极低,成为有名的穷县。

  新中国成立后,在县委和县政府领导下,完成了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加之单一的农业经济思想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到 1978 年,粮食还不能自给,财政靠国家补贴,农民人均收入仅57元,人均口粮170公斤,人均储蓄16元,消费品购买力人均不足100元;公路运输能力仅13.33万吨,客运量2.73万人次;国民生产总值为3250万元,人均342.5元;为各业累计经济投入4449万元,占42年全县总投入的22.3%,年均不到150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左云县结合本县实际,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国营、集体经营的一统天下,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多种形式的工商业体制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煤炭资源优势得到利用,以煤促农、以煤补农,农、林、牧、副业全面推进,交通运输、邮电、商业、科教文卫等业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与提高,国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8658万元,为1952年149.8倍、1978年11.9倍。国民收人34066.38万元,人均3022.8元;工农业总产值为3005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达2969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9.7%。农民人均收入上升为1007.29元,居民储蓄人均569.7元,人均消费品额达到527元;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大关,为1978年582.59万元的9.5倍;公路货运量为333.61万吨,客运量89.83万人次;全民和集体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22754万元;全县职工达到13713人,年工资总额达3253.8万元,分别为1978年的2.15倍和9.68倍。其中教职工增加到1750人、卫生技术人员为542人。对各业经济投入(不完全统计),12年累计15476.73万元,年均达1289.7万元。从此,左云人民摆脱了贫困,向小康迈进,同时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左云农业,在明以前一直处于农耕、畜牧交错发展的状态。由于人口迁徙无常,从未形成规模。自明以来,渐而形成以农为主、畜牧为辅的发展格局。至民国中期农业发展臻于兴盛,并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民国二十六年(1937)后,因日本侵略者的践踏,本县的农业经济受到严重摧残。仅民国三十二年和三十三年(1943-1944),日军强购“瓦斤”粮(日军强行向农民以地征粮,“瓦斤”以公斤计算),使农民缴不起瓦斤粮,背井离乡,全县出现土地荒芜40%的状况。民国三十六年(1947)12月,左云南、北部解放区和争夺区开始土地改革运动。由于国民党军队占据县城和部分地域,土改运动未能全部展开。次年3月国民党军队撤退后,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春,全县土地改革全部结束,彻底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地主在农村的经济势力,使农村土地占有发生了根本变化。占全县人口51.93%的贫雇农,由土改前人均4.6亩上升为12.91亩。因此,极大地提高了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49年的粮食总产量比民国二十四年(1935)提高45%。

  新中国建立后,在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中,经过1950年开始的互助组、1953年组织的农业生产初级社,土地由私有制逐渐向集体所有制过渡,到1956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高级社,99%的土地成为集体所有,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生产形式又一次发生重大变革。1956年粮食总产200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了68%。从1958年到1962年,因政策上的极“左”路线年代初的自然灾害,使粮食生产大受挫折,1962年比1956年减产785.5万公斤。之后,随着政策的调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视,抗灾能力增强,农业产量不断上升。到1978年,16年平均产量比1962年增长了11381万公斤。同时林、牧、副业亦得到发展,农业效益显着提高。1978年农业总产值、总收入分别是1949年6倍、8 倍。

  1979年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其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工促农,农业生产逐步推行生产责任制,大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并加快了林、牧、副等业的发展步伐。到1982年粮油产量和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农村人均纯收人翻了两番多,列入全国47个农业翻番县之一。全县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千斤关,油料总产亦创历史最高水平,人均75公斤。1985年在农业遭灾减产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多种经营的大发展,农业总收入仍高达15413万元,为1978年的12.5倍;农村人均纯收入达761.3元,为1978年的13.3倍,为建国初期人均年收人的35倍多。到1990年人均纯收入达1007.29元,全县植树造林面积达53.3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5%。昔日吃粮靠返还,财政靠补贴的左云县,80年代初终于摆脱了贫困,向富裕小康之路迈了第一步。农、林、牧、副全面发展是左云农业唯一正确的发展方向。

  左云商业,历史悠久。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境内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交互占领地区,处于北方和内地联系的要道,各族人民频繁接触,使民族间的通商贸易不断繁荣。虽史籍无载,但境内出土战国钱币和秦始皇“秦权”,证实已有商品交换和衡器的使用。尤以明隆庆五年(1571)与蒙族俺答和好后,蒙汉两族贸易日盛。清初,由于战争挫伤,商业近半个世纪无起色。县人多外出学生意,直至投股经商。归化城大盛魁商号成为左云人经商的集散地。到清末民国初,左云人宋连成、郭绍泰先后为大盛魁分号天顺泰绸缎店的经理,在晋绥颇有名气。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本县手工业、农业发展,加工业亦增加,贸易范围扩大,土特产品畅销外地。民国初中期,城乡共有200余家商号。其中手工作坊50余家15家油坊年售胡油610余担(每担百市斤),9家酒坊年售酒4.3万公斤,30家磨坊年售豆面、莜面、荞面、白面等 1220万公斤,6家毡坊年售毡子、毛鞋、毡帽等6500余件,产品畅销于晋中和内蒙、河北、河南、东北等地,且誉满境外,久售不衰。直至30年代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商贸再次遭到摧残。

  新中国建立,50年代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国营商业、集体商业逐步发展、壮大,遍布城乡。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商贸政策以国营、集体、个体三种体制并行,形成多成分、多形式、多渠道的商业格局,特别是个体商户迅速崛起。到1990年,全县商业网点发展为993户,从业3600余人,其中个体达867 户,1116 人。商品进销两旺,市场日趋繁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1978年的5.3倍;是1949年的102倍。其中,国营、集体商业零售总额为5013万元,占全县商业零售总额84%;农副产品收购总额达711万元。

  左云教育起源无考,历来落后。明、清科举制度540多年中考者310余人,平均两年1人。清末,废除科举,教育有所发展,县内始有大学生和留学生,并始有女子上学。但因战争影响,经济贫困、交通闭塞,仍是少数有钱、有势的子女上学、升造,多数贫困人家,子女无力上学。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级政府经过多年努力,从普及小学教育抓起,学校不断增加,教师队伍、教育投入不断扩大,教学设备不断改善,逐渐形成幼儿、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和成人教育网络,全民文化素质显着提高。到1990年,全县有幼儿园(班)111个,小学282所,初高中16所,综合职业技校1所,在校生达两万余人;全县小学程度人口占总人口32.9%,初中程度占25.2%,高中(含中专)占7.6%,大专程度占0.5%,分别比新中国初期提高3.1倍、53.8倍、183.7倍、148.5倍;文、半盲人口22809人,比新中国初期减少50429人。

  左云县由于历史的原因,科学技术落后,成就甚微。可数者,只有手工麻纸、铁木器具和中医治疗有所创新和推广。但因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发展不快。农业生产一直延用旧式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

  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县科技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和农机的推广应用。特别是70年代后,科技投资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人员受到重视。农业机械制造有所创新,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有改进,县、乡、村形成三级科研网络,专业和业余科技队伍形成规模。到1990年,专业科技人员发展到3889人,业余科技人员增加为2146人;获得国家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省级部门 17 项,地区级 24 项,县级 117 项。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