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不快的马也是马
马,给人的印象大多是高大威武、风驰电掣、策马奔腾。要是联想到古代,就是行兵打仗,驰骋沙场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战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里面,马更是战士、英雄的象征。马的驯化直接促进了农牧业、交通运输的改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事实上,早在人类出现之前,马就已经出现了。但是远古年代,马没有这么高大的身躯,也没有影视作品上看到的披荆斩棘的速度,可以说是跟现代马的形象差太远了。
上个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马——三趾马。马是一种典型的奇蹄目动物,我们都知道,现代的马只有一趾,就是粗壮厚实的马蹄子,这一结构与它能健步如飞息息相关。而这个出现在青藏高原的马却有三个趾头?
人们开始做出假象,或许曾经三趾马也非常努力地想要适应这个地球,结果还是差一点没能从“优胜劣汰”法则中胜出。
它最终没能幸存下来,没留下任何后代,它的整体外形看上去就像是发育不良的个体,身长只有1.5米左右,非常纤细,你绝不可能将它与“高头大马”联系起来。
敏锐的科学家推测,三趾马之所以三趾和身体瘦小,是与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的最早的三趾马位于布隆盆地,这是茂密的森林,能够为马提供很好的隐秘环境,再加上茂密的枝叶本身也不利于动物快速穿行,三趾马实在没必要让自己拼命奔跑,就可以在当时的环境很好生存了。
从1000万年前的西藏三趾马,到720万年前的福氏三趾马,再到460万年前的札达三趾马,它们的身体结构指示了其生活的环境从森林或森林边缘到了开阔的草原。
在宽广的草原上,它们没有了很好的藏身之处,而且广阔的空间也利于他们奔跑,经过历史漫长的进展,渐渐被更利于奔跑的“一趾”马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