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元起这30本书9月必读
豆瓣8.4,将视角聚焦于集中营外,从另一种角度书写二战故事。普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也是意大利国宝级作家。
滇缅公路,这是一方曾被遗忘的丛林战场,曾经书写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缅、印、英、美等国人民共同付出鲜血与泪水的悲壮故事。
《安妮日记》是最多人阅读的一百本书之一。65种语言版本在全世界发行了三千多万册,成为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二战文学作品。还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豆瓣8.6分推荐!围绕数十幅“二战”中犹太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讲述相关背景和有记载的人物及故事。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
本书是邹韬奋先生参加实际政治活动的经验和观察的总结。作者以“一个平凡记者的姿态”,记录下自己在“政海漩涡”中所“亲目观察到的情形”,“意在以光明磊落的公开言论,唤起国人对于政治改革的认识和努力”,“用意也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本书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卡尔·洛维特流亡海外后撰写的个人回忆和思想随笔。1933年纳粹上台,犹太裔的洛维特被迫流亡海外。他以亲身经历为依据,详细记录了纳粹上台前后德国社会的变化、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德国各界知识分子对纳粹的态度,尤其是大学教授和学生的反应,呈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豆瓣8.8分,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我深信这本书会给世人展示一种永远老旧也永远簇新的中国性格。一个保留在老一代国人记忆深处、尘封在郑县长日记里的堂堂正正的中国性格。”
本书是作者在搜集多方资料的基础上,以父辈们的成长经历——西南运输总处抗战岁月为其核心和灵魂——为线索,钩沉出来的一部群体人物传记。
本书是部系统披露纳粹统治下孩子们艰辛生活的着作,也是一项对第三帝国政权下所有国籍和宗教的儿童遭遇的突破性研究。
本书通过对列维纳、阿伦特、帕托什卡的思想的研究, 对西方现代性作深刻的批判, 由此试图表明现代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现代个性与社会道德的崩溃, 现代理性对生活意义的殖民是导致虚无主义和道德崩溃的直接原因, 唯有基于道德责任感来反思现代自我, 才可能克服虚无主义造成的现代性危机。
打开《抗战时代生活史》,我们看到的不是宏大的英雄传奇,而是一位普通医生在沦陷区提心吊胆的日常。
作者陈存仁以亲历者视角,记录下抗战期间上海的社会生态与民众生存图景,将我们带回1937—1945年的上海街头。
立足于八种语言的原始档案、访谈记录、学术着作,《野蛮大陆》如同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二战结束后、冷战开始前那个稍纵即逝的混乱年代。这是关于那个年代的第一部重要历史着作。
本书是一部揭示二战期间梵蒂冈秘密行动的惊险历史着作。作者马克·里布林通过大量解密档案和一手资料, 首次披露了教宗庇护十二世如何在公开场合保持沉默的同时, 暗中策划推翻希特勒的惊天阴谋。
长久以来,大众中一直有种模糊错误的印象,那就是在二战前的德国,纳粹是得到国民的压倒性支持上台的,希特勒也是通过合法的程序成为国家领袖。这一认知甚至成为某些人的“历史常识”。但真相并非如此。事实上,当时仅获得三分之一选票的纳粹党是通过暴力、欺诈的手法扭曲了组阁程序,并利用《魏玛宪法》中“紧急状态条款”剥夺公民基本自由,才掌握了超越宪法的绝对权力。
本书是德国研究纳粹法学人的贝恩德·尔教授的精心之作。作者以当时德国的学术和政治的时代精神为背景,细致分析了施米特对纳粹主义的研究及其着作,虽然高度批判了施米特后来与希特勒政权的妥协,但肯定了施米特对“法律更新”的持续性问题所作的学术贡献。
本书穿越现代史最黑暗的角落,解释了二战历史不为人知的一面:纳粹党的藏书狂热,犹太人的文化浩劫。对藏书爱好者、二战史研究者以及广大普通阅读者而言,这部书都可以带来惊心动魄的全新启示。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的辽宁部分,由沉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编着,权威专业。以地区为锚,重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
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深挖私人日历、信件、法庭记录等一手资料,全面披露战时德国社会生活史,再现纳粹政权的民意操控术。
大型抗战史诗巨献!1942-1944年,日军盘据腾冲期间,隐蔽战斗成为这个以翡翠显名于天下之秀丽古城的斗争主线,中、英、美、日等多方间谍力量在此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本书主要分为十六章, 内容包括: 不忘九一八、江桥抗战、哈尔滨抗日保卫战、海满抗日烽火、辽南抗日怒潮、土龙山农民抗日暴动、穷凶极恶的殖民统治等。
在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真正靠自己本事在抗日战场上打出主力名号的部队第七十四军。畅销历史作家关河五十州,深度揭秘这支赫赫有名的部队的成长内幕,还原这支令日军畏之如虎的“虎部队”。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以当事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叙述,反映出滇缅公路修建的大体过程,从而彰显在民族存亡之际,滇西各族人民为了修筑滇缅公路付出了无数的鲜血和生命,云南人民上下齐心共同抗击侵略者的坚毅精神。
本书作者何宁是位艺术家,对“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建设项目,他既是见证者,更是直接参与者。作者在本书中详尽地介绍和描述了该项目从酝酿、具体策划、设计到施工的完整过程,以及其本人在从提议、设计到项目最终圆满完成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将八位荷兰女性在荷属东印度日军“慰安所”里的惨痛经历公之于众。仅仅是二战期间沦为日本军队性奴的受害者就高达20万,而她们以自己不堪的回忆将受害者们的缩影展示在世人面前。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滇西大反攻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中国抗日军民在滇西正面战场特别是松山之战中浴血奋战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全民族共同抗战、驱日寇于国门之外的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