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近日,由南昌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红谷滩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2023年南昌市全国科普日分会场科普活动——“走进钱币世界,品味从古至今的货币文化”活动在金九福钱币博物馆举办,博物馆内集中陈列的历代钱币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也让他们对钱币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历程和对经济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

  活动开始后,金九福钱币博物馆的讲解员通过精心制作的PPT,带领孩子们领略“孔方兄的探亲之旅”。在整个旅程中,孩子们热烈地参与答题互动,不仅了解到中国古代最初用作货币的是海贝、秦始皇统一的货币为书有小篆体“半两”的圆形方孔钱、世界上最“长寿”的钱是五铢钱等,还收获了不少小礼品,现场非常热闹。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从先秦时期的贝币开始参观。“这是5000多年前新石器晚期生长在南方暖海地区的天然海生贝,原始居民用这些海贝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它们因此成为我国最早的实物货币。由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浅海里的贝壳开始供不应求,于是人们把一些东西做成贝壳的形状来代替贝币,也就是这里展示的石贝、玉贝和骨贝。”讲解员边带领大家参观,边讲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孩子们期盼许久的拓币环节,讲解员耐心地给孩子们做起了示范:先将准备好的宣纸放在拓版上,再喷洒少量的水,让纸尽量湿润,然后用棕刷轻轻敲打,待拓体钱币全部均匀凹入,拓纸干一点,就可以上墨啦!看完讲解员的示范,孩子们有模有样地学着制作起来,很快,一张张拓币就出炉了。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