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真边民”“真交易”“真支付”“中国—越南跨境贸易(边贸)线上智汇结算项目”
2024年9月25日,在2024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大会上,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以下简称“农业银行广西分行”)——与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构建的“中国—越南跨境贸易(边贸)线上智汇结算项目”正式启动。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按照“公司+银行”的合作模式,由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为各互市贸易区的运营主体搭建边民互市交易平台,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提供跨境及国内结算服务,将跨境市场交易、支付结算、国内市场交易及配套公共服务进行整合打通,实现互市贸易全链条覆盖,促进边民互市贸易供销畅通。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双方在推动边贸业务智慧系统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具体来看,该平台通过整合集成主体备案、跨境采购、通关申报、国内销售、跨境支付结算、开票、完税等服务和功能,对边民互市贸易的全链条进行了整合优化。
业内认为,该平台可实现从主体备案到跨境支付结算、再到税务处理的全程信息化管理,不仅能提升交易的透明度,还将增强互市贸易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确保“真边民”。平台采用实名身份认证技术,边民需经过严格的身份审核,确保其真实身份与交易资格。通过与海关边民备案验证系统对接,自动验证边民身份信息,避免虚假或借用他人身份进行交易,保证参与者的合法性。
二是确保“真交易”。平台可对交易商品进行溯源,从采购源头到最终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记录在案,确保商品来源清晰、流向明确,保障交易的真实性。所有交易活动均在线上完成,交易信息实时录入平台,包括商品信息、价格、数量、通关、支付结算、交易双方等关键数据,系统自动进行数据交叉验证,防止虚假交易发生。
三是确保“真支付”。通过与银行系统对接,实现资金的专项管理。边民交易款项通过银行系统进行划拨,资金流全程受到监管,确保每一笔支付都有迹可循。利用跨境支付结算系统,遵循国家外汇管理规定,所有跨境支付交易均需通过合法渠道完成,确保资金流向合规,防范洗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