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保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实现资负“双丰收”
近日,阳光保险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阳光保险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9%;原保险保费收入为678.1亿元,同比增长7.7%;总投资资产规模为4665.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实现总投资收益76.9亿元,同比增长1.3%;内含价值为104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集团有效客户数约3192万人。
中期报显示,上半年,阳光人寿进一步夯实了销售渠道多元化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新业务价值持续提升,取得全方位跨越式进展。
在个险渠道,基于区域、队伍特征,深入研究客群需求,深入推进差异化经营管理模式,阳光人寿总保费收入达109.1亿元,同比增长28.8%。通过提升队伍分层客户经营能力、打造高阶销售队伍,人力产能实现大幅提升,队伍品质快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个险渠道人均产能为2.6万元,同比增长63%;达到MDRT(百万圆桌会议)标准的人数同比增长近两倍。
在传统营销队伍方面,上半年,阳光人寿新人人均产能为1.9万元,同比增长95%。精英队伍方面,上半年实现精英队伍人力1706人,同比增长13.5%,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超80%,人均产能达5.7万元,是整体个险队伍的2.2倍。职域营销方面,扩大重点行业的覆盖范围,加强团体客户开拓及个人客户转化能力。上半年,新单期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近两倍。
银保渠道继续发挥其优势,坚持价值发展路径,推动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价值型业务占比,同时深化网点精细化经营,以严选优增提升协销队伍质态产能。今年上半年,银保渠道实现总保费收入310.6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新单期缴保费收入106.4亿元,同比增长51.6%。
除此之外,团险、网销、经代等渠道在多元化服务场景下,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上半年,其他渠道总保费收入合计达到38.8亿元。
财产险业务方面,上半年,阳光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19.3亿元,同比增长5.1%,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具体来看,车险方面,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28.8亿元,同比增长3%,综合成本率为98.3%。其中,家用车保费增长9.5%;新能源车保费增长80.3%,在车险业务中的占比提升了3.7个百分点。
阳光财险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车险智能生命表建设与应用,积极培育新能源车险发展新模式,持续强化渠道均衡性建设,打造阳光车险核心竞争优势。
非车险方面,上半年,阳光财险实现保费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8.4%,综合成本率为98.7%。
阳光财险表示,公司着力提升非车险产品及风险服务方案的定价能力,持续提升以数据积累为核心,研究建立分险类和个体风险的精准识别与量化评估模型,建立以非车数据生命表为核心的非车经营体系。同时,积极推动以风险管理服务为切入点的“伙伴行动”商业模式落地,进一步夯实非车险高质量发展基础。
中期报显示,上半年,阳光财险意健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26.3%;责任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40.9%。除此之外,阳光财险在今年上半年主动压缩保证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下降45.1%。
阳光财险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非车险数据生命表建设和“伙伴行动”模式落地,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和业务品质,实现非车险可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逐渐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但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对资本市场造成扰动。
在此背景下,阳光保险提出,在资产端,公司秉持践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进一步优化配置结构,多措并举稳定投资收益。一是加大长久期利率债的配置力度,进一步拉长资产久期;二是根据利率波动和资产供给灵活调整非标债权资产的配置节奏和品种策略,稳定票息收入水平;三是维持合理权益仓位水平,分散化、均衡投资的同时,重视对高分红价值股票的配置,控制组合波动,平衡风险和收益。
截至6月30日,阳光保险实现总投资收益76.9亿元,同比增长1.3%;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3.5%,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4.9%。(记者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