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工会驛站提供暖心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会作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着力解决关系职工群眾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尤其要重视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各地工会积极推进建立以户外劳动者為主要对象,以工会驛站為主要载体的服务体系,推动改善户外劳动者工作条件。截至目前,已建成工会驛站18.42万个,覆盖服务职工群眾1.47亿人,平均每天服务户外劳动者327万人次,年服务超10亿人次。
工会驛站什麼样?工会驛站裡有哪些服务?近日,本报记者跟随户外劳动者走进工会驛站,感受工会驛站带给户外劳动者的获得感,了解城市基层治理的新活力。
打开手机地图,搜索“工会驛站”,附近站点一目了然。走进这些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工会驛站,户外劳动者可以在这裡驱寒避暑、饮水就餐、手机充电、读书阅览等。近年来,各地工会持续推进工会驛站建设,不断完善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提高精准化水平,用暖心服务切实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了总有热乎饭,累了进来歇歇脚”,走近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工会驛站,门口一副醒目的对联映入眼帘。上午9点,工作人员正忙着打扫卫生、准备菜品,迎接中午时段人流的到来。
临近晌午,一群身穿不同顏色工作服的快递员陆续来到驛站,在窗口前排起了长队。“今天午餐提供宫保鸡丁、家常豆腐、圆白菜炒面,多种套餐任选,主食不够还可以加!”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呼大家。一名快递员选了一份套餐,扫码支付10元后,端着餐盒走到用餐区域。用餐区域虽不大,却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好几套桌椅,不一会儿就坐满了人。
“10块钱可以买到一份荤素搭配的热乎午餐,真的很实惠。”快递员王虎是这裡的常客,谈及工会驛站时他竖起了大拇指,“我们工作节奏快,经常没地方解决午餐。后来知道了这裡,我就经常过来吃饭,好吃又方便!”
外卖骑手、快递员、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在守护城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面临“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现实困难。為进一步满足户外劳动者的现实需求,2023年7月,全国总工会啟动工会驛站“双15工程”,提出努力实现2023年底全国工会驛站达到15万个,在全国主要城市和城市重点区域基本实现工会驛站15分鐘服务圈交叉覆盖的工作目标。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工会驛站18.42万个,覆盖服务职工群眾1.47亿人,平均每天服务户外劳动者327万人次,年服务超10亿人次。除了提供休息如厕、饮水纳凉等服务外,一些地方还不断丰富工会驛站的服务内涵、延伸服务链条,与街道、社区等联合开展送温暖、送清凉、送文化等活动,帮助户外劳动者解决实际困难,打通工会服务户外劳动者的“最后一公裡”。
在四川攀枝花,工会驛站建在了攀枝花火车南站警务室裡,為公安民警、快递员、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以及进出站旅客提供手机充电、纳凉饮水、法律咨询等服务﹔在云南昆明,桃源社区工会驛站与社区食堂联动,提供优惠的午餐服务,深受周边户外劳动者喜爱﹔在广东汕尾,各级工会通过多种方式建设186家驛站,组建起了服务讲时效、功能多样化、手机可定位的“爱心矩阵”……
“工会驛站主要有共建和自建等方式。很多地方依托政务大厅、金融企业网点、物流快递网点等单位场所挂牌设立工会驛站,以及利用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等各类工会服务机构(场所)等与其他单位(组织、个人)合作设立。”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共建形式的工会驛站约佔驛站总数的90%。
建成工会驛站,后期监督管理必不可少。2023年底,全总指导各地工会建立了省市两级工会驛站暗访工作机制,监督各工会驛站為户外劳动者做好服务。今年以来,各级工会已暗访驛站43143个(次),佔全国驛站总数的23.2%。
如何让工会驛站运行得更好?“工会驛站应加强建管用结合,在提质上下功夫,对已建站点加强运行管理,防止出现建而不用、用而不管等情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赵祖平建议,“各地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会户外劳动者站点建设推进、检查督导、评估验收、运营管理等制度,不断推进工会驛站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对工会驛站的管理和维护,让每一个站点都能充分发挥服务户外劳动者作用,推动工会驛站高标准、规范化建设﹔在户外劳动者需求大的地区着力打造一批工会特点鲜明、职工易於辨识、环境干净整洁、服务功能齐全的特色站点。”
下午2点多,山东省济寧市金乡县王杰广场商业区内,美团骑手徐杰伟趁着送餐间隙,来到金乡县职工服务中心工会驛站,打开手机,出示工会电子会员証,“嘀”一声,门开了。
“欢迎来到工会驛站,请问需要什麼服务?”推门而入,一股清凉扑面而来,智能机器人小驛上前热情问候。“以前送餐间隙,我们都是在树荫下休息一会﹔现在,工会驛站全天提供可供休息的地方,裡面有空调、冰箱、按摩椅……”徐杰伟说。
“我们给驛站安装了智能化门禁设备,户外劳动者刷电子会员証就可以进入,站内有智能机器人提供服务。”金乡县职工服务中心主任侯琳琳说。目前,山东省已建设工会驛站7000余家,其中智能化工会驛站230余家,年底前将建成智能化工会驛站1000家。
随着驛站覆盖面逐步扩大,如何同步做好管理工作?山东省总工会建设了覆盖全省的工会驛站信息中心,通过一块屏幕,即可实时获取每个驛站的周边环境、内部状况和人流量等信息。“我们与省信息中心视频连线、交流互动,他们可以及时掌握驛站运营情况,并对驛站内的突发状况进行精准研判预警,护航驛站平稳安全运营。”侯琳琳说。
為了更加便捷、智能地服务广大职工群眾,2024年,全总开展工会驛站“新双15工程”,重点在提高工会驛站的服务质量与内容、增加开放时间上下功夫,积极向8小时之外延伸服务。“新双15工程”明确,在动态保持全国工会驛站数量18万个左右基础上,2024年底,在全国推树15%的工会驛站成為最美工会驛站、打造15%的工会驛站升级為24小时智能化驛站,努力把工会驛站打造成工会服务劳动者的亮丽品牌。
近年来,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正推动驛站转变為高效、互动且安全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会驛站要以為劳动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為出发点,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技术,不断优化和创新服务内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冯喜良认為,“围绕数字驛站建设,建立在线服务平台,拓展线上服务功能,提高驛站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服务质量,為工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更好履行工会驛站的社会责任。”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